美国近期向俄罗斯附近派出了两艘核潜艇,这一举动显然是受到了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一句激烈言论的刺激。梅德韦杰夫在公开场合中的“狠话”直接触动了美国的底线,导致美国作出强硬反应。如今,美俄两国之间的对抗已经进入了一个“剑拔弩张”的阶段。此情此景金贝街,令人不禁猜测,是否真的会走到全面冲突的地步?
作为全球三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又在这一局势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特朗普执政之前,他曾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与普京的关系可以帮助尽早结束俄乌冲突,这也是特朗普公开多次提到的目标。然而,随着特朗普上任,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原本的温和语气逐渐变得强硬,最终向俄罗斯宣战。特朗普对比起拜登的“宣战”式治国有着深刻的反感,他更倾向于通过商战手段,尤其是贸易制裁来对抗敌国。
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曾启动过一场贸易战,尽管那时中国还未具备与美国全面对抗的能力,且贸易战规模也相对较小。可如今,随着2025年的贸易战爆发,特朗普的策略受到了严重挑战,很多梦想和妄想破灭。这时,特朗普决定“重拾”拜登对俄政策,借助梅德韦杰夫的“骂战”寻找一个借口,部署核潜艇,拉开美俄军事对抗的序幕。尤其是在7月28日,特朗普公开表示“我对普京非常失望”,并将对俄罗斯的50天停战期限骤然缩短为10至12天。梅德韦杰夫紧接着发声嘲讽特朗普,说他在“玩最后通牒的游戏”,每一次的威胁都在将美俄关系推向战争的边缘。他特别指出,俄罗斯和美国不同,俄罗斯绝不会对这种威胁退让。梅德韦杰夫还进一步警告特朗普,提醒他不要重蹈拜登的覆辙,暗指特朗普若继续干涉俄乌战争,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展开剩余66%特朗普显然无法容忍梅德韦杰夫的挑衅,双方之间的气氛愈加紧张。而特朗普也清楚,当前他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俄罗斯在朝鲜的新鲜血液注入下,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金贝街,而乌克兰的反攻能力早已大幅下降。此时,特朗普深知,想要翻盘,唯有等待合适的机会,打破北约的僵局,或许能为美国争取到一线生机。特朗普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不会轻易忍受这样的挑战,他既可以“白脸”也能“黑脸”,这种反复无常的情绪使得美俄局势更显复杂。
然而,在特朗普重新调整对俄战略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麻烦。首先,7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新政命令,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了“对等关税”,但中国依然被排除在外。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遭遇中国的强硬回应,而美国也发现,自己的关税政策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美国的目的变得更加明显,那就是迫使全球各国接受其要求,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抗美国的单边主义。
与此同时,中俄的军事合作也让特朗普倍感压力。2025年8月1日,中俄海军举行了“海上联合-2025”演习,这场演习在特朗普的关税命令发布后不到24小时便正式开始,似乎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一个直接回应。此次演习的重点之一就是联合应对西太平洋的安全威胁,显然是针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演习中,中俄双方进行了包括反潜作战等在内的实战化训练,而这一切似乎暗示着中俄在军事合作上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全球战略通道的掌控方面。
此外,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样值得关注。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幅增长。美国若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可能会导致这一能源纽带的进一步加深,而中俄的合作也将成为对抗美国制裁的一项重要力量。
最后,特朗普还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的挑战——“去美元化”进程的推进。中俄已在逐步构建独立的金融体系,以应对美元的霸权地位。这一进程的加速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制裁或许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去美元化进程。
总体来说金贝街,特朗普的“胜利错觉”似乎正在崩塌,越来越多的国家站出来反抗美国的霸权主义,而美国在国际上的孤立也日益加剧。特朗普似乎需要意识到,频繁的施压和高调的外交策略,只会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孤立,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已经开始不容忽视。
发布于:天津市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