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卢律说传承】淘股神,用专业守护财富!
我们团队曾经办理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房产纠纷案件
2001年,上海张爷爷家遇到拆迁,获得了两套房产补偿。一套给张爷爷居住,另一套给儿子一家居住。
为了确保家族财产传承,爷爷和儿子儿媳商议后做出决定:两套房产都写孙子的名字,但采用按份共有方式——爷爷占1%,儿子占1%,孙子占98%。
这个安排看似很聪明。既把房产给了孙子,又通过保留2%份额来防止他随意处置房产。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控制权失效的残酷现实
2022年,孙子长大成人后提出要卖房躺平,爷爷和父亲坚决反对。
孙子去房产交易中心咨询,被告知需要所有产权人签字同意才能出售。看似这1%+1%的份额发挥了作用。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孙子委托我们团队起诉到法院,要求分割房产。
官司打赢了!
孙子仅仅花费房产总价值2%的对价(假设房产价值1000万,就是20万),就强制买断了爷爷和父亲的份额。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301条、303条、304条关于析产诉讼的规定
这意味着什么?孙子花20万就拿到了价值1000万的房产完全控制权!
提前赠予房产的七大风险陷阱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必须正视房产提前传承的风险:
1. 控制权丧失风险
一旦房产过户,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即使保留小部分份额,也可能被强制买断。
2. 居住保障风险
房产被处置后,老人可能面临居无定所的困境,养老无着落。
3. 挥霍风险
年轻人掌控巨额财产,容易冲动消费或被人诱骗。
4. 意外风险
如果子女发生意外,财产可能流向姻亲一方,偏离传承初衷。
5. 婚姻风险
婚后获得的房产通常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面临分割。
6. 税务风险
通过赠予方式转移的房产,再次交易时会产生高额税费。
7. 继承复杂性
如果老人去世,其名下的份额还需要办理继承手续,增加后代负担。
房产传承保留控制权的五大绝招
既然提前赠予风险重重,那么如何在传承房产的同时保留控制权呢?
绝招一:附义务赠与协议
在赠与合同中设定义务:
每月支付固定养老金
定期探望义务
生病时的照料义务
其他孝顺条款
如果受赠人违反义务,可以依法撤销赠与。
绝招二:假买卖真赠与
通过买卖合同形式转移房产,但实际不需要支付对价。这样:
保留了要求支付房款的权利
可以在必要时解除合同收回房产
增加了一层法律保护
绝招三:设立居住权
将房产100%给子女,但在房产证上登记父母的终身居住权。
优势显著:
子女无法驱逐父母
房产无法正常交易(买家不敢接手有居住权负担的房产)
形成实质性的处置限制
绝招四:反向抵押
房产过户给子女后,子女立即将房产抵押给父母。
处置房产必须经抵押权人同意
享有优先受偿权
增加债权保护
绝招五:代持协议
签署代持协议,明确房产系子女代父母持有。
保留实质控制权
必要时可以要求返还
提供法律保护依据
更优解决方案:金融房产传承
相比实体房产传承的种种限制,金融房产(人寿保险)提供了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人寿保单具有“三权分立”特点:
所有权:保单归谁所有
控制权:谁来管理保单
受益权:谁获得保险金
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实现“移产不移权”:
财产传承给下一代(移产)
控制权仍在上一代手中(不移权)
避免了实体房产传承的各种风险
税务筹划更加灵活
结语与建议
张爷爷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的房产传承方式充满陷阱,看似聪明的1%保留方案也可能失效。
在进行房产传承规划时,建议:
充分评估风险,不要被表面的安全感迷惑
选择合适的传承工具,实体房产并非唯一选择
寻求专业建议,避免因小失大
考虑金融房产等创新方式,可能更适合现代家族传承需求
记住:传承规划无小事,一步错可能步步错。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让财富传承更安全、更高效。
关注【卢律说传承】,用专业守护财富!
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